妈阁庙包括“神山第一”殿、正觉禅林、弘仁殿、观音阁等建筑物。早期称娘妈庙、天妃庙或海觉寺;后定名“妈祖阁”,华人俗称“妈阁庙”。
妈阁庙的创建年份,至今未有定论;但大部分学者都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前,此处已有供奉妈祖的庙宇。从1751年完稿的《澳门记略》附图上可见整座庙宇已有一定规模;到清道光八年(1828年),妈阁庙重修,庙内建筑,大为完善。至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及光绪元年(1875 年),妈阁庙两遭飓风破坏,建筑物受损,经两年重修扩建后,奠定今天的模样。
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,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。妈阁庙有许多摩崖石刻,均为歷代官宦名士的诗词题字,是研究澳门歷史文化的重要资料。尤其是“洋船石”和“海觉石”,年代久远,是澳门着名的两大奇石,也是歷代骚人墨客咏吟的对象。
妈阁庙位于妈阁山西面山腰上,主要由入口大门、牌坊、正殿、弘仁殿、观音阁及正觉禅林组成,各建筑规模虽然细小简朴,但却能充分融合自然,佈局错落有致。
更新:2016年6月
返回